English

水土保持工作是最大的扶贫工程

1999-08-06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鹏 徐冶 夏斐 通讯员 韩凤翔 我有话说

<>

水土保持工作是最大的扶贫工程

盛夏的金沙江炎热难当。我们的汽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道,跨越金沙江、雅砻江,经四川省攀枝花市,进入了“彩云之南”的云南省境内。

在不少人的印象里,云南气候温暖,素有“动物王国”、“植物王国”的美称,树常绿,水常清,不存在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的问题。但到实地一了解,云南的水土流失也相当惊人。据云南省副省长黄炳生介绍,该省水土流失面积为14.6万平方公里,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7%。云南处于金沙江流域的有7个地州、47个县市,而云南又是贫困县最多的省份,全省有73个国家级贫困县,贫困人口有400万。稍加分析便会发现,云南的贫困县几乎都是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,不少地区的贫困问题是由于生态问题造成的。据统计,云南73个国家级贫困县中,有58个县属于地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。在姚安县我们了解到,1987年时,该县土地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61.5%,年平均流失量为331万吨。这种状况下,群众的生产生活怎么会不受影响呢?

随着扶贫工作的力度加大,云南人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: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,必须治本,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,这个“本”就是加强水土保持工作。土不下山,水不出沟,农民才能在土地上耕作大田,种植经济作物,才能脱贫。

从1989年开始,云南省有29个县市被水利部、长江水利委员会列入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县市。在实施“长治”工程的10年时间里,云南项目区的县市,除了采取工程措施、生物措施治理小流域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外,还有一点特别突出:“长治”工程是加快脱贫致富的攻坚工程,各级政府部门和水土保持部门以干好“长治”工程,来带动脱贫致富工作。

10年艰辛的工作和劳动,云南“长治”工程治理区的水土流失面积由原来的9661平方公里下降到3637平方公里;基本农田由治理前的157万亩增加到226万亩;经济果林比治理前增加了522%,达到139万亩。农业总产值增加了92.95%,粮食总产增加了65%,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75%,大批贫困农民脱贫。前面提到的姚安县,通过10年的综合治理,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692元增加到1362元,贫困人口由原来的48800人减少到6881人。

云南省的几位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将按照“高起点,大规模,综合型,好效益”的原则,总结经验,推动全省水土保持、生态环境治理工作,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云南贫困地区农民的脱贫问题。

(十八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